萍鄉市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項目
一、建設背景
萍鄉市委市政府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、精細化、智能化水平等系列指示精神為根本指引,深入貫徹網絡強國、數字中國等國家戰略要求,全面落實江西省委“三大高地”“五大戰略”使命和定位,積極開展以“四個三”總體架構為引領“數字萍鄉”建設,并先期啟動了“數字萍鄉”一期工程: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(以下簡稱運管服平臺)的建設。
二、建設內容
1 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引領,驅動城市運行“一網統管”體系建設
2022年,萍鄉市政府下發《萍鄉市開展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工作方案》,將萍鄉市運管服平臺納入“數字萍鄉”建設統籌管理,成立城市運行管理專班,組織相關部門開展萍鄉市運管服平臺建設頂層規劃,打造以“一網、一圖、一庫、一平臺、一中心”為總體架構,以“一屏觀天下、一網管城市”為目標的城市治理新平臺。見圖1所示:
圖1:萍鄉市運管服平臺總體架構
2 完善機制引領,高位統籌協調,保障長效運行
2.1 建立“一委一辦一平臺”的高位協調機制
萍鄉市于2015年成立城市管理工作委員會,由市委書記擔任主任,市長擔任第一副主任,辦公室設萍鄉市城市管理局,成員單位包括7個縣(區、管委會)、19個市直部門,配套市領導對口聯系機制和各成員單位聯動協調機制。通過領導高位推動、部門多方聯動,構建起“兩級政府(市、區)、三級管理(市、區、街道)、四級網絡(市、區、街道、社區)”城市管理體系,形成了“大城管”格局。
2.2 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
將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升級為城市運行管理服務指揮中心,進一步配套完善指揮協調、長效處置、融合聯動、運行監測、綜合評價等“五大城市運行管理新機制”,重點保障城市管理案件高效協調處置、城市運行風險及時化解消除、城市管理水平科學考核評價,支撐平臺“運、管、服、評”四大核心工作模式落地。
2.3 健全平臺運行管理制度
編制《萍鄉市城市運管服平臺工作手冊》、《萍鄉市城市運管服平臺立案、處置和結案標準》、《萍鄉市城市運管服平臺績效考核辦法》等各項管理制度,將平臺運行中所涉及到部門和人員的職責范圍、工作流程、考核要求等方面進行規范化、標準化管理,為平臺發揮實戰價值,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提供制度保障。
2.4 推進城市全域精細化管理
對照國家標準,結合本地實際,重新梳理權責清單,規范案件辦理各環節的工作要求和流程,明確各類問題的立(結)案條件、責任單位、處置時限等。將城市管理問題分為部件類和事件類,共計13大類、251小類,其中包含11類本地擴展事項,涵蓋了7個縣(區、管委會)、22個市直部門、16個市屬企業以及3個外包服務企業,從以事部件管理為主向城市管理、運行、服務三方面擴展事項內容,推動城市更全面的治理。
3 筑牢數字底座,為城市治理賦能增效
3.1 全面普查,常態更新,數據鮮活好用
對主城區約80平方公里區域內5大類121小類城市部件進行數據普查,得到38.86萬個部件及2.2萬個興趣點等基礎數據。對市政公用、市容環衛、園林綠化、綜合執法等4類行業數據進行普查,獲取道路779條、照明設施25,046處、垃圾收集設施6,616處、公廁119個、古樹名木21株、樹木87,454萬株、綠地9,387處等城市管理相關行業數據。全面摸清城市管理家底,為相關業務部門管理服務提供數據應用支撐。
3.2 綜合建庫,共享交換,數據精確管用
建成城市綜合管理數據庫。將城市管理相關數據統一匯聚、清洗、融合,梳理形成城市基礎、運行、管理、服務、評價等主題庫,構建標準統一、目錄清晰、動態更新的資源目錄體系,支持與省級運管服平臺的數據交換,并通過“數字萍鄉”共享給全市各委辦局,數據動態更新、時效有效,有效解決各部門數據共享共用問題,避免“數據壁壘、數據孤島”的現象。
4 聚焦“運、管、服、評”,構建城市精細化“智理”新模式
4.1 運行監測:全域感知、一屏通覽
建設200套井蓋監測終端、10套路面積水監測,10套水質監測終端、5套液位監測,在原有375路視頻的基礎上新建80路視頻,接入數字萍鄉底座2500余路視頻,實現部分市政設施建設維護、環衛作業、供排水管網的安全運行監管。建設地下管網、智慧排水、智慧防澇等城市運行類系統,及時掌握城市運行狀況,分析評估城市運行風險,推動城市運行應急處置向事前預防預警轉變,讓城市運行“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健康”。如圖2所示:
圖2:萍鄉市運管服平臺運行監測系統
4.2 指揮協調:全網協同、一網統管
指揮協調系統將公眾上報、監督員巡查采集、視頻抓拍、AI智能識別、12345、12319、贛服通等投訴舉報等多種渠道的問題線索進行統一受理、統一分撥,將案件快速準確派遣給相關部門進行處置。系統自上線以來,累計受理案件348,052件,完成結案334,721件,結案率約96.17%,相較以前,案件結案率大幅提升,案件處置效率整體提升3倍。如圖3所示:
圖3:萍鄉市運管服平臺指揮協調系統
4.3 行業應用:精細治理、一站監管
通過建設相關行業應用系統,實現市政公用、市容環衛、園林綠化、綜合執法等行業全流程、全過程、全天候的精細化管理,磨煉城市管理“繡花”本領,為市民群眾及時提供更加精準精細精致的服務,解決市民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等問題。如圖4所示:
圖4:萍鄉市運管服平臺行業應用系統
4.4 公眾服務:全民普惠、一端服務
為弘揚全國道德模范,學習“老阿姨”龔全珍心系群眾、不言苦累、堅守平凡崗位的先進事跡,以推廣便民生活地圖App試點為契機,以黨建為引領,以城市運管服平臺為支撐,創辦“龔全珍云上工作室”公眾服務平臺,通過接入12319、12345、贛政通、贛服通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務,形成市民“線上”提問、城管“線下”做題的新模式,題目答得好不好,百姓說了算,真正實現市民參與的全面城管。如圖5所示:
圖5:萍鄉市“龔全珍云上工作室”公眾服務平臺
4.5 綜合評價:多維評價、以評促管
根據住建部相關標準規范,結合萍鄉市“鞏文創衛”、城鄉環境綜合整治、環衛一體化考核等專項工作,編制《萍鄉市城市運管服平臺績效考核辦法》,對中心城區、縣(管委會)、市直部門、市屬企業、外包企業等五類考核對象進行分類評價。通過實時監測、平臺上報、實地考察、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各重點區域管理與服務評價數據,客觀真實地反映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。根據排名對相關單位、相關責任人采取通報、約談、媒體曝光等措施,充分發揮考核的“指揮棒”作用,全面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服務水平,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,助力萍鄉市鞏固全國文明城市成果、創建國家衛生城市。